晕轮效应 (情人眼里出西施) |
2024-06-03 |
晕轮效应
解析:“你爱的那个人,原本也就是个凡人。是你的注视,让他镀上金身。所以我总觉得爱人者比被爱者更有福,有魔力的人是你呀,是你的心心念念,让这世界变得温存”。所谓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其实可以用心理学的“晕轮效应”来解释。“晕轮效应”又称“光环效应”,是指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,就像日、月的光辉,在云雾的作用下,向周围弥漫、扩散,形成一种光环作用。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dward Lee Thorndike(1894-1949)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,随后美国心理学家K.Dion、Harold Harding Kelley (1921-2003)、Richard E.Nisbett(1941-)相继通过实验证明。 案例:伊丽莎白·芭莉特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的一名著名女诗人。她的诗作使许多人感动,也有许多人慕名求见。而芭莉特却是个终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,她身躯娇小,瘦得皮包骨头。因此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以避开那些倾心追求她的人。故而到了40岁,她还是个老姑娘,可一位青年诗人罗伯特·白朗宁爱情的钥匙,打开了这位女诗人的心灵之锁。白朗宁知道她比自己大6岁,仍深爱着她,爱她写的诗,爱她的灵魂。在经过几个月信来信往的倾心交谈后,两人终于见了面,见面的那一天,白朗宁就说:“你真美,比我想象的美多了!”为什么在一般人眼里并不漂亮的芭莉特,在白朗宁眼里却是美极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。 |